张家勋:逐梦前行守初心 一片丹心献绿园
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26日 16:43 浏览次数:

    张家勋,男,中共党员,1944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,从事植物科学研究50余年,是国家高级绿化工程师,著名植物分类学专家,被授予“全国绿化劳动模范”“五一劳动奖章”“享受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”等殊荣。1962年,考入汝南园艺学校;1965年,毕业后分配到黄河管理委员会;1973年,调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,期间成功引种珙桐(又名鸽子树),被称为“中国珙桐之父”; 1998年退休。

“作为一个‘种树人’,种树是我一生的追求。”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家勋,一辈子都在实践着“保护濒危植物,绿化祖国大地”的誓言。

提及自己的经历,张家勋动情地说:“《中国——园林之母》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一生!”

1962年,刚满17岁的张家勋在河南汝南园艺学校,学习现代园林绿化。在这里,他与《中国——园林之母》一书结缘,开始自己的“种树人生”。

这本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的园艺学家威尔逊,在1899—1911年的12年间,先后4次深入我国西部,采集植物标本6.5万余份,成功将1500余种原产我国西部的植物引种到欧洲栽培的故事。

威尔逊为人类园林事业,不畏艰险、潜心研究、坚忍不拔的精神令张家勋无比钦佩,他将《中国--园林之母》带在身边反复阅读。也是在这本书中,张家勋第一次留意到了“珙桐”这个珍稀树种。

上个世纪70年代初,全国林业部门都忙着对“植物活化石、中国鸽子树”之称的“珙桐”进行研究。这源于1954年,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期间,看到路两边盛开的“鸽子花”,得知此树来自中国,大感惊奇地说:“原产于中国的鸽子花在欧洲繁衍生息,在国内却见不到呢?”

这件事坚定了张家勋要成为“中国的威尔逊”的决心。从此,他利用所学知识,全心投入,为祖国的园艺事业发光、放热。

1973年,张家勋放弃干部的身份,作为一名绿化工人,随妻子一同来到郑州航院工作。“当时我送爱人上班,偶然间看见大学路和航海路中间几十米的空地,心里就想着,这些空地要是能利用起来多好!”谈及与郑航的结缘,张家勋说,“学校一年有寒暑两个假期,更是难得的外出考察学习的好机会。我想干自己想干的事,不考虑其它身外之物。”

此后,一到学校放寒暑假,张家勋就背起行囊,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《中国——园林之母》,沿着威尔逊当年考察的路线寻找珙桐。

寻种之路,山高路远,险象环生。张家勋先后到宜昌、神农架等地寻找树种。“当时从北京到宜昌只有一趟火车,火车上人很多,有时挤得我肋骨疼痛,呼吸困难,不得不提前下车。”张家勋回忆道。他曾3次在车祸中死里逃生。在他从云南建水县诸葛亮庙赶往昆明途中,班车突然失控,打了几个滚儿坠落深沟,幸亏他机智果敢,死死抓住座位扶手不放,才幸免于难,只是受了点轻伤。

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科研工作50余年,张家勋走遍了全国36个县10万余公里,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,从小凉山到红水河,他的足迹远远超过当年威尔逊考察的范围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四川凉山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山路上足足走了一天半后,张家勋终于发现了珙桐天然林及林下幼苗,他将20麻袋小苗、树种带离深山,一麻袋一麻袋地扛到汽车站,几经辗转背到郑州育苗。

总理与鸽子花在异国他乡的偶遇,掀起国家林业部门拨巨资展开珙桐的立项研究,但均未见起色和成效。当时,学界30多年关于珙桐的研究方向是“全国珙桐北移需要抗寒研究”。

但是张家勋在考察时发现,珙桐虽然只见于南方,但它们大都分布在1200-3500米之间深山,这些地方有3-4个月的严寒天气,最低气温常在-18℃至-30℃之间。珙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“耐寒而不耐高温,偏喜阴凉潮湿”的生长习性。于是,张家勋大胆推测:要想成功移植珙桐,需要低温环境,关键是要让它耐热,安全渡过夏季“三伏天”高温严热。

他从郑州地区夏季多风、干旱少雨、气温偏高的实际出发,创造适宜珙桐生长的小气候、小环境。在航院引种珙桐的苗圃地里,他施以“以水为主、精心管护”的引种驯化方针,创造了“浇三水”的有效管理办法——入冬后灌足封冻水;立春前15—20天浇一次萌动水;生长季节勤浇水。张家勋像养育孩子们一样,细心呵护珙桐,他的不懈努力,让珙桐在郑州航院这个远离它南方故乡的地方开花、结果。

在1986年的全国“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会议”上,张家勋在他长达100多页的大会论文中,详细介绍自己多年从事珙桐等珍稀植物引种的经验,受到大会高度重视。

张家勋所做的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在国内前无古人,尤其是他为探索珙桐奥秘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执着精神,更为人们钦佩。1991年3月,张家勋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。张家勋也因在珙桐引种方面的成功被称为“中国珙桐之父”,《光明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。

“正值国务院‘珍惜稀有品种的引种与驯化’的文件下发,所以我算是赶上了好政策、好时代。”提起取得的成就,张家勋谦逊地说。

成功培育珙桐后,张家勋对植物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并没有停滞不前。

在南区栽种银杏树时,张家勋无意中把树栽到了电话室旁,电话线绕到树上,久而久之形成的电磁场竟将银杏树异变成了蝴蝶银杏树。他发现后,趁热打铁展开对变种蝴蝶银杏树的研究,通过芽接,成功培植蝴蝶银杏树。银杏的变异率很低,“蝴蝶银杏树”的成功是第一例。

为了研究紫斑牡丹的变种,张家勋到河南嵩县杨山考察,在那里,他发现了被证实为牡丹起源的原始种——“杨山牡丹”。

尽管条件艰苦,缺乏专门的苗圃地,但是张家勋充分利用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把南校区建设成为珍稀树种培育繁殖实验示范基地。当年不少国外的植物学家专门来我校考察,对张家勋能够在分散各处的边边角角里培育出一系列珍稀品种,感到十分惊讶,并将考察的时间延长了几个小时。

珙桐、杨山牡丹、彩叶北海道黄杨、彩叶丝棉木、彩叶银杏……在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中,张家勋引种驯化2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,培育出20余个专利植物新品种。时至今日,张家勋仍计划着东校区树林的改造工程,用于珍稀树种的培育。

“树木是地球的年轮,是生命的原始色。我相信,只要扎根大地就能把中国种成枝叶拥抱蓝天的多彩世界。”张家勋说。

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如今七十多岁的张家勋,从年轻求学的梦想,到如今坚守初心的执着,他为我们种下的不仅仅只是一棵棵树,亦是年少时的那份赤诚初心。

大学生记者张雨珠李田